虞振镛(1889-1962)
虞振镛,浙江省慈溪县人。生于1889年2月9日,卒于1962年11月13日,享年73岁。畜牧兽医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现代农业教育事业的先驱者之一,中国兽疫防治系统的奠基人。
虞振镛1907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11年赴美国伊利诺依大学攻读畜牧学,获农艺学学士学位。之后又考入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继续深造,获理学硕士学位。1915年学成回国,受聘于清华学校,主讲生物学等课程,并兼任农场主任。1921年清华学校进行学科设置改革,他负责筹建农科,并担任农学系教授兼主任。1928年清华学校改名为国立清华大学,以理工科为主,取消农科,他被北平大学农学院聘请为教授兼农场主任。从1915年到1928年,他先后在清华学校、清华大学任教14年,在他的影响下,一批学生选择了农业科学作为奋斗目标,赴美国深造,成为中国早期现代农业科学家和教育家。1931年,他出任北平大学农学院代理院长。1932年初就职于中国华洋义赈会。1933年赴西北任该会绥远民生渠水利委员会委员兼总干事。1934年返回北平,任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教授兼农艺系主任,并开始整顿畜牧场。1936年应聘为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渔牧司司长兼种畜场场长。1937年至1945年先后担任贵州省农业改进所所长兼畜牧兽医系主任,贵州省建设厅技正、主任技正等职。抗日战争结束后先后担任农林部渔牧司司长、畜牧司司长。1949年6月被聘请为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8月浙江大学农学院成立畜牧善医系,他兼任系主任。1952年至1958年任南京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教授。
虞振镛在美国求学期间,即开始认识到乳牛业是畜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1923年,他再度赴美国进修后回国时,选购了12头黑白花良种奶牛,筹办北京模范牛奶场。在中国畜牧业历史上,他是第一个远渡重洋钻研乳牛学,并亲自选购良种奶牛回国以创办模范牛奶场的学者及畜牧工作者,这是中国人自己出资引入良种奶牛的创举。北京模范牛奶场的创建,标志着中国自行从事现代化乳牛事业的兴起。他非常重视兽疫防治工作,认为这是在中国具体条件下发展畜牧业的关键,甚至比品种改良更为重要。他出任实业部渔牧司司长期间,开始创建兽疫防治系统。抗战胜利后,他继续进行建立兽疫防治系统的工作。经过他的努力,中国兽疫防治系统已露端倪,为以后中国兽疫防治系统的扩大和完善奠定了基础。他还大力倡导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
虞振镛担任政府高级官员10余年,但他光明磊落、洁身自好、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致使家境贫寒、生活拮据。他一生为人师表,为发展祖国的畜牧兽医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和聪明才智,为培育中国早期畜牧兽医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