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随着校园生活逐渐正常化,我校“2022年口述校史项目”恢复实施。3月31日和4月3日,档案与校史馆分别在东西区举办培训会,对参加我校首批口述访谈的各学院学生团队进行业务讲解和项目部署。
“口述校史”是近年在高校开展的一种新型校史(院史)采集挖掘形式,通过广泛收集学校各方面人士,特别是离退休老同志对学校不同时期的历史记忆,以丰富校史记录,反映学校精神,传承学校文化,教育启迪后人。
档案与校史馆馆长桂银生进行了培训主讲,从口述历史的基本知识、“口述校史”的项目内容及目标、口述访谈采写的一般过程、项目交付成果和格式规范等方面,介绍了“口述校史”项目必要的业务知识和工作方法。
桂银生结合工作实际,重点介绍了访谈前期准备、访谈预约、提纲设计、访谈展开及文字抄本整理等方面的具体方法与技巧。根据当前条件,本项目首批访谈以录音访谈为主,音像素材和文字稿件要遵循相关业务规范和项目要求来整理、存储和交付。
据档案与校史馆项目负责人介绍,我校“口述校史”项目是迎接120周年校庆工作的一部分,原计划从2022年开始启动,并于2022年4月召开了项目启动会。后因疫情原因推迟到2023年恢复实施。项目预计每年组织各学院,对40-50名离退休老同志展开访谈,从个人经历角度,采集学校办学历程的鲜活记录。项目成果将以《农大记忆》(暂定名)丛书的形式出版。
来自全校17个学院、有关单位的100余名项目参与师生团队和档案与校史馆项目成员参加了业务培训。 (档案与校史馆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