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桐(1897-1980)
陈凤桐,曾用名陈鸣岐,河南省内乡县人。生于1897年2月25日,卒于1980年10月4日,享年83岁。农学家、农业科技管理专家,新中国农业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和领导人。
陈凤桐于1919年考入保定河北省甲种农业学校。1924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29年秋考东京青山农业大学专门部,学习农业经济。1931年回国后到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就读,并投入到拉日救国和民族解放斗争之中。他和李世俊等带领同学参加“平津学生南下示威团”,到南京抗议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3年5月参加抗日将领冯玉祥、吉鸿昌等领导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在太原“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的领导下,创建了察绥抗日游击军,任政委。1940年8月,他与刘苏率雁北支队参加了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1941年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将他调到边区政府工作,担任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农林牧殖局局长。抗战胜利后,他担任新成立的察哈尔省人民政府农林厅厅长。1946年末任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实业处技术室主任。平津战役开始后,他又调任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农林水利处处长。1949年4月,他奉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之命,组建了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担任所长、党委书记。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学部委员)。1957年3月1日被任命为中国农业科学分党组书记兼副院长。1959年在江西省省长邵式平同志邀请下到江西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任副所长。
在晋察冀边区工作期间,陈凤桐领导并亲自开展科学实验;他引进、推广良种,研究增产和储粮方法;他积极提倡造林、护林和兴修水利;他创建农场、林场、牧场;他发起并成立了晋察冀边区自然科学界协会,被选为理事长;他创办了学术刊物《自然科学界》,大力开展学术活动,宣传农林牧的科学知识。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边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对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和支援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凤桐出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以后,便将全部精力和智慧投入到该所的建设与发展之中,为后来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奠定了基础。他十分重视业务思想建设,曾撰文阐述业务思想建设和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在科研工作中,他提出“年年要有新的成果拿出来”。在他的领导和研究人员的努力下,该所的科研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取得显著进展。例如,研制成功“六六六”等农药,对消灭蝗虫等主要害虫,保证农作物增产,起了巨大作用。他曾提出“确定江西为华东红壤丘陵研究的中心”等建议,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重视。他的很多主张,被后来30余年的事实证明是十分中肯和有远见的。晚年,他本着“我们搞过农业科学的人,有责任汇报工作和提出改进意见”的精神,不断研究新问题,不断提出好建议。即使在重病、病危期间,仍一次又一次地向前来探望的同志询问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全国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情况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