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佩松(1903-2001)
汤佩松,湖北省浠水县(原蕲水县)人。生于1903年11月12日,卒于2001年9月6日,享年98岁。植物学家、植物生理学家、生物化学家、细胞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植物生理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汤佩松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汤化龙是辛亥革命时期武昌革命政府政务负责人,中华民国成立后被选为首届国会众议院议长,并曾担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汤佩松1925年于清华学校毕业后,即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农学院深造,次年转到该校文理学院,主修植物学并辅修化学与物理学。1927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获学士学位,并荣获Phi Beta Kappa金钥匙奖和美国西格玛赛(Sigma Xi)科学荣誉学会会员称号。1928年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继续深造,1930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30年秋应邀到美国哈佛大学进行普通生理学的研究。1933 年夏,他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1938年应邀到昆明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农业研究所创办植物生理学研究组(任主任)。1946年筹建清华大学农学院,任院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2年调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研究室研究员。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学部委员)。1978年至2001年,他担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第八、九届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等职。
汤佩松于1946年筹建清华大学农学院时就设计了该院的发展蓝图,提出了该院的长远目标:“我的目标是办一个学术水平很高的农业生物学教学和研究场所”,“清华大学农学院应当办成中国农学界的PUMC(当时的北京协和医学院)。 既是一个高级的教学机构,又是一个致力于生物科学研究的基地……”为了实现这一宏伟构想,汤佩松曾不遗余力地奔忙。
汤佩松毕生致力于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的研究(特别是在细胞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等方面有超前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一生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多部(不少内容和观点被多种教科书和专著引用或作为章首警句)。他为学科建设及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鉴于汤佩松在生命科学特别是植物呼吸代谢和光合作用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1959年他被国际植物学会聘请为名誉副主席,1975年被美国植物生理学会选为通讯会员(终身荣誉会员),1979年又被美国植物学会选为通讯会员(终身荣誉会员),他是中国生物学家中第一个得到此荣誉的人,也是惟一同时被两个美国学术团体接纳为通讯会员的科学家。
汤佩松的一生是执著追求科学真理的一生,他始终奉行的信念是:“忠于科学,忠于事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他以自己渊博的学识、超前的意识、聪敏的思维为中国的植物学研究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谱写出光辉篇章。